本文转自:天津日报盈利网
记者 张家民 张家民 摄
受访者供图
张家民 摄
受访者供图
在大航海时代,黑天鹅的“被发现”是一桩引起轰动的大事件。中国人与黑天鹅早在晚清时期就结下了缘分,光绪皇帝派出的使者端方曾在德国采购黑天鹅,并带回了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莫斯科动物园更是把黑天鹅作为珍禽赠送给北京动物园。近年来,这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鸟类,突然以“野生状态”出现在我市不少公园、湖泊和湿地里,而且一度被认定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是怎么出现在野外的,我们该怎么面对它们?
我市有野外生存的黑天鹅
“哎!你看那草丛里,出来两只黑天鹅!”2024年11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来上班的大港油田大张坨储气库的员工,在单位门口的水边发现了惊喜。
跟包括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在内的白天鹅不一样的是,黑天鹅不怎么怕人,这让储气库的员工多了几分对黑天鹅的亲切感。
“员工有时去给黑天鹅拍拍照,有时也会投喂它们一些菜帮、菜根一类的食物。”渐渐地,黑天鹅的队伍变成了3只、4只,最多的时候达到了6只。
储气库员工和摄影爱好者、鸟类保护志愿者都非常喜欢这些黑色的天使,甚至和它们形成了一定的默契——有时大家给它们带来吃的,只要在岸边按一下喇叭,它们就会从草丛里出来或从远处的水域游过来,接受大家的投喂。
不过黑天鹅对人类还是保持着一定的警惕。虽然投喂的时候有时双方的距离甚至不足一米,但人们如果想摸摸它们,它们还是转头就走。
“鸡鸭鹅还不让人摸了,何况是黑天鹅呢!”
在短短的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储气库的员工深深地爱上了这些黑色精灵。它们也给这个处于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里的单位增添了一份温馨和优雅。
到了水面结冰的时候,黑天鹅陆续飞走了。最后有一只不愿意走,保护区还组织过营救。但到冰冻得结实了,它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这已经不是黑天鹅第一次来北大港湿地了。前几年盈利网,员工就发现过两只,但这次来的是最多的。2025年3月,黑天鹅又来了,但很快就飞走了。
“我们希望它们今年还能来,因为我们已经把它们当成了好朋友。”言语中,员工透露出一些思念之情。
不只是北大港湿地,在我市其他一些湿地也发现过黑天鹅的身影,如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工作人员张振芹告诉记者:“2019年夏季,我们在湿地里发现过两只黑天鹅。它们不怕人,估计是公园或饲养场跑出来的。我们进行了跟踪,没发现它们和白天鹅待在一起,也就没进行人为干预。”
近年来,我市空港商务园景观湖、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大港油田新盛社区、滨海新区海河老码头、西青区第六埠村、生态城动漫公园人工湖等地都曾出现过“野生”黑天鹅的身影。其实,我市“野生”黑天鹅的情况只是全国黑天鹅“追求自由生活”的冰山一角。公开报道的研究表明,截至2022年底,中国大陆至少711个地点记录到6654只自由生活的黑天鹅,在30个自然保护区已有黑天鹅分布。从某种意义上讲,黑天鹅已经成为我国一种不容忽视的野外生存物种。
成为公园一景
全球目前共有7种天鹅,从分类上看,属于“天鹅属”的有6种,包括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黑天鹅、黑颈天鹅、黑嘴天鹅(号手天鹅),另外还有一种属于“扁嘴鹅属”的扁嘴天鹅,其中在我国境内分布的野生“原住民”有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
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是“白天鹅”,它们都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需要经过严格审批,一般的公园或景点是很难获得这种资质的。黑天鹅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在很多人看来,除了颜色不同,它和白天鹅没什么差别。
近年来,我市不少公园、景点甚至是校园里都出现了黑天鹅的身影。有的是飞来的,有的是引进的。
夏日的东丽湖东湖风景区碧波荡漾、莲叶田田。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对黑天鹅正带着毛茸茸的小黑天鹅悠闲地穿行于翠叶与芙蕖之间。“我们是来赏荷的,在这里能同时欣赏到这么优雅的画面,让我们兴致陡增。”游客李女士开心地对记者说道。
东丽湖是在2018年从武清区引进的黑天鹅。东丽区农业农村委林业科野保工作人员刘志强告诉记者:“当时我们是按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标准履行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审批手续,并报市级主管部门批准。2023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后,黑天鹅被移出二级保护,也不属‘三有动物’,所以也就不用办这个许可证了。”
这些年,随着东湖风景区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饲养管理模式,成功让这些“黑色精灵”在此安家。今年春天,还诞生了6只可爱的小黑天鹅,使东湖的黑天鹅家族壮大至11只。
平日里,黑天鹅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尔会有游客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投喂谷物、豆类等辅食。遇到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时,警惕性极高的黑天鹅往往会拒绝人员靠近。为此,景区特别制定了外围保护方案,比如设置专人定点巡逻,实施24小时环境监控,确保能对突发情况作出及时响应。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在东湖风景区中,黑天鹅与白骨顶鸡、须浮鸥、白琵鹭等各有活动区域,并且觅食存在差异化,实现了和谐共处。东湖的湖面宽阔,对于作为留鸟的黑天鹅来讲很宜居,在这里安家的黑天鹅还没有出现过逃逸的情况。
与白天鹅井水不犯河水 基因污染概率很低
8月8日下午,天空下着小雨,一只黑天鹅和其他的鸟禽在天津市动物园人字湖旁边悠闲地溜达着。看到黑天鹅不怕人,一名游客走上前去想摸一摸黑天鹅的头。但当其走近伸手时,黑天鹅却蜷缩起脖子,摆出一副随时准备还击的架势。见黑天鹅并不好惹,游客笑着走开了。
在天津市动物园里盈利网,经常有黑天鹅在水岸边的道路或绿地上“散步”,它们和游客共同构成了动物园里的和谐一幕。
其实,天津市动物园里的黑天鹅大多生活在该园东部的“水禽湖”里。记者来到湖边,看到有四五十只黑天鹅优雅地在该湖东侧水域休憩或畅游着,让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黑天鹅湖”。有的黑天鹅饿了,就到岸边的投喂点进食。也有几只白天鹅时不时地混进黑天鹅的队伍,但黑天鹅和它们井水不犯河水,既不相互攻击,又保持一定距离。
在“水禽湖”的西侧,一些黑天鹅成双成对地畅游,有的黑天鹅夫妻还带着小宝宝。不时地有一对对白天鹅穿行于黑天鹅之间,但它们都能和平相处。在水中的一座人工礁石处,更是有20多只黑天鹅和鹈鹕聚集在了一起。
“我们园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饲养黑天鹅,但大规模引进是在2016年。”天津市动物园动物管理科副科长何葆杰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从杭州和徐州等地引进了40余只黑天鹅。虽然黑天鹅并不像白天鹅那样长距离迁徙,但其实它们和白天鹅一样都有飞行的本领。为了防止黑天鹅逃逸,天津市动物园对它们采取了剪去飞羽的方式,有的剪去了两边的飞羽,有的剪去了一边的飞羽。对于黑天鹅来讲,被剪去一边飞羽,它们在起飞时就会失去平衡,很难飞走。“对于新繁育出来的小黑天鹅,我们就不给它们剪羽了。因为它们在这里生、在这里长,已经充分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最重要的是,我们这里食物充足,这是动物最依赖的生存条件。”何葆杰表示,“到目前为止,没发生过黑天鹅逃逸的情况。”
据介绍,在天津市动物园里,一对成年黑天鹅一次产蛋4至8枚,能成功孵化并成活的3至5只。这里的黑天鹅产蛋主要在春夏两季,在秋冬季节也偶有产蛋,但不是所有黑天鹅都会正常繁殖。近年来,天津市动物园每年都能繁育一批黑天鹅,为了动物种群调整,其中有一部分被用来和外省市动物园进行“动物交换”,目前园内有100余只黑天鹅。除了喂食之外,园方不对它们实施人工干预。
记者在“水禽湖”旁看到,湖里散养了黑天鹅、白天鹅、鹈鹕和很多鸭类、雁类。
“有报道称,在欧洲个别国家,黑天鹅与当地的疣鼻天鹅杂交,导致基因污染。在你们这里出现过这种情况吗?”面对该问题,何葆杰介绍:“我们这里没发生过黑天鹅和白天鹅交配的事情。因为黑天鹅基本是一夫一妻制,而且对爱情特别忠贞。另外,黑天鹅和白天鹅虽然都是天鹅,可毕竟存在物种上的差别。虽然能在一起游动,其实互不过分接近,更谈不上‘相亲相爱’了。更何况黑天鹅的领地意识非常强,如果出现白天鹅‘抢窝’的情况,它们就会拼命保护自己的领地。”
林业部门有权管
东丽区农业农村委林业科负责人表示,黑天鹅不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之中,也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禁止贸易的附录之中。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它更是被列为无危物种。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人工繁育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三有)的陆生野生动物的,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也规定,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驯养繁殖许可证。
黑天鹅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不在“三有动物”名录,养殖它们还需要办证或备案吗?东丽区农业农村委林业科负责人表示,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养殖黑天鹅不需要通过林业主管部门办证或备案了。
那么,养殖黑天鹅是否要到畜牧管理部门办理手续呢?记者经向市级畜牧管理部门和东丽区畜牧管理部门咨询得知,黑天鹅并不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之中,不属于家禽,养殖黑天鹅不需要到畜牧管理部门办理手续。
黑天鹅难道成了“三不管”动物?回答是否定的!
东丽区农业农村委林业科野保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视为野生动物的黑天鹅,林业部门有权保护和管理,野外自由生活的黑天鹅不能随意捕猎。
何葆杰也表示,不能把黑天鹅当成鸡鸭鹅一类的家禽。对于野外受伤的黑天鹅,可以拨打野生动物救助部门的电话,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据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高级农艺师刘洋介绍,近几年,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相继收到一些市民救助的受伤黑天鹅,并对它们进行了治疗和喂养。恢复健康的黑天鹅在该中心长期饲养,用于科普宣传。
记者咨询东丽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得知,如果建立养殖场成规模饲养黑天鹅,仍要履行用地、环评和防疫等手续。
黑天鹅命运的“十字路口”
刘洋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动物园开始主动引进黑天鹅,用于观赏。直到2000年左右,黑天鹅在国内还被当作珍禽对待。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从荷兰等国家大量引进和繁殖,黑天鹅逐渐‘跌落神坛’,并且陆续有黑天鹅逃到野外。现在国内及我市在野外发现的黑天鹅都是从公园或养殖场逃逸出来的。”
根据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从国外引进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可以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从国外引进的其他野生动物,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可以视为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黑天鹅在国外也不属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所以它被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可能性是没有了。但它被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视为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不过,到目前为止,在《天津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没有黑天鹅的名字。
黑天鹅会被视为家禽吗?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即便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三有动物”,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的人工种群都可以实行与野外种群不同的管理措施,更何况黑天鹅呢?我国畜牧法也规定,经过驯化和选育而成,遗传性状稳定,有成熟的品种和一定的种群规模,能够不依赖于野生种群而独立繁衍的驯养动物,可以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
一旦被列入后,黑天鹅将跟鸡鸭鹅的法律地位无异。
捕杀黑天鹅要承担法律责任
“从境外引进野生动物物种,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若引进的物种属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禁止或限制贸易的物种,还须依法取得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可道指出,黑天鹅在国外有野生种群,其引入、繁育、利用等活动适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引进单位或个人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防范措施,防止其逃逸进入野外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严禁违法放生或丢弃,确需将其放生至野外环境的,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这些野生动物。禁止生产、经营使用这些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禁止为食用非法购买这些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刘可道表示,作为外来物种,黑天鹅既不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不是“三有动物”,根据其陆生野生动物的生物学属性和我国法律规定,可视为“陆生野生动物”加以管控。
野生动物保护法还规定,以食用为目的猎捕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其他陆生野生动物的,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并处猎获物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猎获物或者猎获物价值不足二千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食用为目的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其他陆生野生动物的,没收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并处野生动物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生物安全法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引进、释放、丢弃外来物种者,将面临一万元至二十五万元不等的罚款。消费者应充分认识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远离“野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共同维护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捕获他人合法饲养但走失的黑天鹅,因其所有权并未灭失,若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可能构成盗窃罪。单只成年黑天鹅的市场价值通常较高,可能达到盗窃罪的入罪数额标准。
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领域首席专家——
引进外来物种仍需谨慎
“在中国野外出现的黑天鹅(Cygnus atratus)并非本土物种,它原产于澳大利亚及周边地区。近年来,黑天鹅在我国野外很多地方(如公园、湖泊、湿地等)频繁出现,它们主要是从动物园、养殖场和人工饲养点位逃逸出来的。”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领域首席专家、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闫春财教授表示,我国一般将黑天鹅作为观赏性或保护性鸟类养殖,通常不作为经济禽类。黑天鹅具有较高的生态和文化价值(如象征意义、观赏性),捕杀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并引发公众争议,无论是野生还是养殖个体,其健康隐患和生态伦理问题均远高于普通家禽。
白天鹅(主要包括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等)与黑天鹅同属雁形目鸭科天鹅属,亲缘关系较近,理论上存在杂交可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能性更高些。但在野生环境下,两者繁殖习性、栖息地偏好不同(黑天鹅更适应温暖水域,白天鹅偏好温带、寒带水域),且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机制,因此野外杂交极为罕见。天津虽然是野生白天鹅的重要迁徙通道,但黑天鹅在天津湿地水域目前并没有形成种群,它们之间杂交几乎是不可能的。
白天鹅和黑天鹅若发生杂交,且后代可育,可能导致白天鹅基因库混杂,但实际上这种概率极低。一般天鹅属杂交后代会死亡或通常不育(类似马与驴的杂交,骡子是不育的),因此黑天鹅的基因渗透风险很小,对生态影响不大。
更应该关注的是,黑天鹅作为外来物种,饲养者应该防止其外逃。黑天鹅的外逃可能与白天鹅竞争食物(尤其水生植物)和巢址有关,尤其在栖息地重叠区域。但天津的野生黑天鹅种群规模有限,目前未显现出生态威胁。
闫春财表示,任何外来物种的引进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估,包括其繁殖能力、适应性,以及对本地物种的竞争或捕食关系等盈利网,必要时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对于已知的入侵物种,如红耳巴西龟、鳄雀鳝等,应绝对禁止引进和饲养,避免破坏本地生态平衡。要加强对外来物种潜在危害的科普,避免个人因猎奇或盲目放生导致生态威胁,甚至灾难。
红腾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